圣灵的群体面对权势威逼(使徒行传16与19)

圣经注释 / 工作神学项目出品

在使徒行传的后半段,保罗、他的伙伴,还有许多基督徒群体,和一些把持地方经济、社会势力人士起了冲突。第一桩事件发生在彼西底的安提阿,在那里犹太人挑唆「虔敬、尊贵的妇女和城内有名望的人」(使徒行传13:50)逼迫保罗和巴拿巴,将他们赶出境外。后来在以哥念,保罗和巴拿巴受到「外邦人、犹太人和他们的官长」凌辱(使徒行传14:5)。在腓立比,保罗和西拉因为「扰乱」城市而遭下在监狱里(使徒行传16:19-24)。保罗和帖撒罗尼迦的地方官(使徒行传17:6-9)、亚该亚的方伯(使徒行传18:12),都有严重冲突。后来,他又和以弗所的银匠工会起了争执(使徒行传19:23-41)。在保罗因为扰乱耶路撒冷治安受审时,这些冲突达到高潮,相关记载占了使徒行传最后八章。

使徒行传第2章里,彼得已经宣告神的灵要降临,因此,教会与地方势力有所冲突,就不必觉得奇怪了。我们看到,圣灵降临开始了神的新国度——虽然人无法明白这个奥秘。这会连带威胁到这个旧世界的威权体系。我们看到圣灵在这个群体中工作,形成一个以神恩赐为主,十分不同于罗马以权责为主的经济体系。基督徒群体形成一种系统内的系统,信徒仍然生活在罗马经济系统之中 ,但是以不同的态度运用资源。跟这些地方领袖冲突,主要是因为这些人都是罗马权责经济体系中主要的既得利益者。

在使徒行传16:16-24和19:23-41中的冲突,都值得深入探讨。在这些经文中,神国度的样式,与罗马世界的经济现况,有极大的分歧。

与释放腓立比女奴有关的冲突(使徒行传16:16-24)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第一个冲突发生在腓立比,保罗和巴拿巴在那里遇到一个通灵的女子。[19] 在希罗世界中,这一类的通灵跟占卜、算命有关:「叫她主人们大得财利」(使徒行传16:16)。这可能是获取经济利益最令人不齿的方式。不知道为何保罗和西拉没有早一点行动(使徒行传16:18)。也许可能的原因,是保罗想要在纠正他们之前,先和她、还有她的主人有所联系。但是,最后保罗采取了行动,释放了这个女子的灵,挡了她主人的财路。这些主人便拉着保罗和西拉去见市镇首领、官长,说这些人骚扰城市安宁。 

这件事有力的证实,耶稣在路加福音4中宣告的释放,至少会与一项实际普遍存在的生意——奴隶的剥削——相冲突。靠剥削人力牟取经济利益的事业,和基督福音严重冲突。(剥削人力的政府也是一样糟糕。我们前面谈过希律对待人民、甚至自己所属军兵如何残暴,结果导致他惨死在主的天使手中。)保罗和西拉的使命不是要革命颠覆腐败罗马世界的经济体系和政治现状,但耶稣要将人从罪恶、死亡中释放出来的大能,定然会打破这种剥削、奴役的捆绑。属灵的释放,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影响。保罗跟西拉愿意让自己受羞辱、鞭打、下在监里,为的是要让那些在性别、社经地位、年龄上弱势而受到苦待的人,得到经济上的释放。

回看过去的两千年,基督徒是否可以对违反基督教伦理、社会原则的产品、公司、产业、政府,妥协让步、甚至还从中获利?谴责毒品、卖淫这类非法勾当是容易的,但是还有很多伤害劳工、消费者、或是大多数民众的合法产业,又应该要怎样呢?哪些牺牲他们利益、让少数人得利的法律漏洞、津贴、不公平的政府规定,又该如何对待呢?我们能察觉到自己从剥削他人而得到利益吗?在全球化经济系统中,追踪经济活动的状况和结果,十分困难。这需要很好的洞察力,不过基督徒群体并不是常常能够严格地执行评价的标准。实际上,使徒行传全书并没有告诉我们衡量经济活动的原则。不过本书确实谈到经济事务也是福音所关切的。保罗和西拉这两位伟大的宣教士、信心的勇士之故事,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知道基督徒蒙召要面对世上经济活动的错谬。

17和18章包含许多和工作有关的内容,但是为了继续讨论从福音挑战这世界体系而萌生的冲突,本文会接着讨论19章21-41节发生的冲突事件,再回到17,18章,最后再讨论19章其它部分。

See John R. Levison, Filled with the Spirit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9), 318-320, for a description of this type of spirit in Greco-Roman perceptions.

与以弗所地方败坏商业的冲突(使徒行传19:21-41)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为了讨论第二桩冲突事件,下面不会照着经文的顺序(暂时跳过使徒行传19:17-20)。这事发生在以弗所——亚底米神庙所在地。以弗所的亚底米崇拜是小亚细亚很有势力的经济力量。朝圣的人串流不息涌进这座神庙(一座雄伟的建筑、被视为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渴望能从亚底米大神领受在狩猎、农耕、家族各方面强盛的繁殖力。当时,就像很多观光城市一样,很多当地产业都和这个热门景点有关。[20]

有一个银匠,名叫底米丢,是制造亚底米神银龛的,他使这样手艺人生意发达。他聚集他们和同行的工人,说:「众位,你们知道我们是倚靠这生意发财。这保罗不但在以弗所,也几乎在亚细亚全地,引诱迷惑许多人,说:『人手所做的,不是神。』这是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这样,不独我们这事业被人藐视,就是大女神亚底米的庙也要被人轻忽,连亚细亚全地和普天下所敬拜的大女神之威荣也要消灭了。」众人听见,就怒气填胸,喊着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 满城都轰动起来。众人拿住与保罗同行的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齐心拥进戏园里去。(使徒行传19:24-29)

底米丢知道,若人人都变成耶稣的信徒,他们花钱的方式就会改变。不再购买和偶像崇拜有关的东西,只是最明显的改变。基督徒也很可能比较少为自己买奢侈品,而是为了他人的益处多买一些必需品。他们很可能越来越少消费,越来越多的奉献和投资。神并未禁止基督徒买银饰、银器。但是底米丢看得很准,如果很多人信了耶稣,整个消费型态会大幅转变。这会威胁到那些靠着以前消费模式赚取大多数利益的产业。

这一点提醒我们思考,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也许存在与基督徒的信仰不大相称的方面。举例来说,基督徒是否没有像底米丢担心的这样,还是继续买入和耶稣信仰不相合的物品、服务?我们成了基督徒之后,会不会还是继续购买一些跟亚底米神龛类似的东西?我们可能会联想到一些令人渴望的名牌商品,好像买家的社会地位、财富、权力、才智、美貌,或者其它特质,跟这些商品的「品牌承诺」有什么关联似的。如果基督徒 宣称自己的位份主要来自神在基督里无条件的爱,那么和名牌有所关连,不是一种偶像崇拜吗?买名牌是不是根本就等同于买亚底米的神龛呢?这桩以弗所发生的事件,至少可以警惕我们,跟随耶稣有时会在经济上遇到让我们不太顺利的状况。

See Ben Witherington, III, Acts of the Apostles: A Socio-Rhetorical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8), 59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