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國的天職(使徒行傳1:8)

聖經註釋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使徒行傳從耶穌復活後與門徒之間的互動開始寫起。耶穌教導了門徒關於「神國」的事情(徒1:3)。他們反問了關於建立社會政治國度的問題:「主啊,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徒1:6)[1] 耶穌的迴應和我們日常工作生活很有關係:

「父憑着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着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里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7-8)。

首先,耶穌打消門徒對神計劃時間表的好奇心:「父憑着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使徒行傳1:7)。我們要活在神國完全成就的期待中,但並不用猜想神藉着基督再來的準確時間。其次,耶穌並未否認神會建立一個社會政治的國度,也就是門徒所問「復興以色列的國」的問題。

耶穌的門徒都相當 熟悉以色列聖經的內容。他們知道先知所說的國度並非是要在別的世界實現,而是一個神以其大能所更新、充滿和平、公義在其中的真實國度。耶穌並未否定這個國度將要到來,但是祂擴張了門徒期待的境界,將一切受造物都囊括在這個眾望所歸的國度裏。這不僅是在以色列境內一個新建立的國家,而是「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里亞,直到地極」(使徒行傳1:8)。

這個國度(「現在」)尚未成就,但是,它確實是在這個世界上。

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裏從天而降...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間。」(啟21:2-3)

天國要臨到地上,神要住在祂所救贖的世界之中。但是,爲什麼天國還沒有臨到?耶穌的教導暗示,部分的原因是因爲門徒還有工作要去做。就算是在伊甸園裏,上帝的工作也需要人類同工來完成(創2:5),但是我們的工作因墮落而失去了果效。 在使徒行傳1、2章裏,神賜下祂的靈幫助人類工作。「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着能力,...作我的見證」(徒1:8a)。耶穌交託跟隨祂的人一項對神國降臨很重要的呼召:作祂的見證,在各式各樣人類活動圈子裏,作聖靈大能的見證。神所賜聖靈,填補了神指定人類的工作和我們成全這個角色所需能力之間的落差。墮落之後,這是第一次,我們所作的,在基督再來的時候,可以幫助成就神國。大多數的學者,都把使徒行傳1:8視爲路加兩冊著作中,第二冊的正式開頭。

其實,整卷使徒行傳可以視爲(有些地方比較模糊的)基督徒爲復活的耶穌作見證呼召的具體實例。不過,作見證的意義要比傳福音更深遠。千萬別誤以爲,耶穌只是在講怎麼透過工作來跟未信的人分享福音。其實,爲將要降臨的國度作見證,主要的意思是現在就照着神國度的原則來生活。我們還會看到,基督徒見證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是在工作中、在羣體中,分享生命的見證。

要分享基督徒見證的呼召,唯有透過聖靈的大能纔有可能。聖靈藉着與社羣、與周邊環境的分享勞動的成果(權力、資源、影響力),來轉變個人和羣體。當有能力的扶助軟弱的時,整個小區都能看到好的見證。當羣體成員利用他們的資源在多樣文化情境中行善時,整個小區都能看到好的見證。當小區鄰舍目睹身邊之人按着公義、良善、美好的原則行事之時,他們也看到美好的見證——而美好會引人進入更豐盛的生命。

耶穌說過,這樣的定位,會讓門徒在見證時,在社會上面臨危機。耶穌的猶太門徒羣體,受命傳講一個剛剛釘死在十字架上、一個羅馬帝國的仇敵、一個褻瀆以色列神的人。他們受命在導師受害的城市執行這項呼召,在撒瑪利亞人(猶太人世仇)之中,直到羅馬帝國邊境。[2]

總而言之,使徒行傳開頭就指出耶穌門徒有一個目標明確的呼召,主要就是見證的使命。這裏所謂的見證,特指按照神將臨國度的方式生活。我們稍後會看到,這樣的生活最重要的原則,是要爲了他人的益處而工作。聖靈的大能要幫助門徒活出這樣的呼召,無懼於社會環境的攔阻。這項目標明確的呼召,並未貶低人類工作的價值、並未看輕耶穌門徒的勞動生計,並不是只偏重用言語傳講耶穌。恰恰相反,使徒行傳明確、肯定地表示,所有人類的工作,都可能彰顯神的國度。

Apokathistēmi, the restoration verb used by Luke, is used by the Septuagint and Josephus to describe Israel’s hope for national restoration (see Exodus 4:7; Hosea 11:11; Josephus Antiquities of the Jews 11.2, 14, interalia). See also  David L. Tiede, “The Exaltation of Jesus and the Restoration of Israel in Acts 1,” Harvard Theological Review 79, no. 1 (1986): 278-286 and James D. G. Dunn, Acts of the Apostles, Epworth Commentaries (Peterborough, UK: Epworth Press, 1996), 4.

For references to antipathy between Samaritans and Jews, see Josephus Antiquities of the Jews 18:30; Jewish War 2:32ff. For the reference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implying the full extent of peoples and places in the Roman Empire, see David W. Pao, Acts and the Isaianic New Exodus (Grand Rapids: Baker Academic, 2002), 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