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書:以寄居的祭司身份服務世界

聖經註釋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在你的工作中,你如何體現出同情與愛,憐憫之心與謙卑之意?誰剛剛在工作中挑刺錯怪了你,這一節經文可以如何應用在你與他們的關係上?想象一下,如果明天他們就離職了,或者陷入生活的危機之中,你心裏會有什麼感受?下面是一位女士哀悼自己工作同事的故事,請花幾分鐘仔細閱讀一下。

在給一羣因忠於耶穌而被污衊、受到虛假指控、也許還受到身體虐待的基督徒寫信時,(彼前 2:12, 18–20; 3:13–17; 4:4, 14, 19),彼得解釋了基督徒的蒙召,是要將他們經受的苦難變成對世界的服侍。基督呼召我們在一個不承認他的世界上跟從他。我們是異鄉的寄居者,這裏不是我們真正的家園。因此,我們一定會經歷“百般的試煉”(彼前1:6)。然而,我們不是世界的受害者,而是全世界的僕人——或者如彼得所說是“聖潔的祭司”(彼前2:5)——要將神的祝福帶給全世界。於是,基督徒的工作就是在異鄉生活,祝福當地,直到基督再來恢復他的國度爲止。

寄居者和祭司(彼得前書1:1-2:12)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在信的一開始,彼得就把讀者稱爲“那分散寄居的……被揀選的人”(彼前1:1-2)。這個短語預示了彼得要表達的整個信息。這個短語分爲兩個部分,“分散寄居的”和“被揀選的人”。

如果你是基督國度裏的公民,那麼你就是一位寄居者,因爲目前你生活的世界還不在基督的統治之下。你正生活在外國政府的治下。當你等待基督再來時,你真正的公民權屬於在他國度裏“爲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彼前1:4)。就像任何一個國家的流亡者一樣,你不一定會受到居住地統治者的善待。基督自己來到這地,卻“被人所棄”(彼前2:4),因此他的國度的所有公民,都可能受到同樣的待遇。儘管如此,神還是呼召我們留在這裏,在異鄉定居爲基督而工作(彼前1:15-17)。

“行爲”( 彼前1:17 ),“金銀”( 彼前1:18 ),“被火試驗”( 彼前1:7 ),“潔淨”( 彼前1:22)和“建造”( 彼前2:5 )。彼得所用的工作術語提醒我們,我們乃是活在一個工作的世界中,需要在身邊的工作中尋找跟隨基督的方式。

在描述了“寄居”的含義之後,彼得又在彼得前書1:2(譯註,英文譯本一般在第一節裏,例如ESV作‘elect exiles’)給出了另一個術語——“揀選”。如果你是基督徒,那麼你就是蒙神揀選的人。揀選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在寄居之地擔任神的祭司。“就象活石,被建造成爲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着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前2:5)。祭司的稱號,或者“有君尊的祭司”,在彼得前書2:9裏重複了兩次。

古代以色列的祭司,爲以色列人提供祭祀和祝福。

在繼續往下討論之前,我們必須理解在古代以色列做祭司意味着什麼。祭司具有兩個主要的職能:在耶路撒冷的聖殿獻祭,以及宣告祭司的祝福。[1] 爲了完成獻祭的職能,祭司必須要進入聖殿的內廷,並且一年一次,大祭司需要進入至聖所,站立在神的面前。爲了宣告祭司的祝福,祭司需要爲神代言。這兩個職能都要求祭司進入神的同在。這就進一步要求祭司保持特別的潔淨或聖潔,因爲神的面前不允許任何不潔或污穢。[2] 然而,祭司以輪換的方式在聖殿服侍(路1:8),因此還要從事普通的工作以養家餬口。他們不能完全抽離日常的生活,同時又要在骯髒敗壞的世界裏保持潔淨。(點擊這裏,閱讀 民數記與工作一文中更多關於古代以色列祭司的討論。)

作爲祭司,基督徒需要自我獻祭並祝福其他有需要的人

WorkFlow汽車公司的首席執行官Don Flow論工作中的祭司職分

通過吸收他人的負擔,將他們帶到神的面前,同時將神的祝福帶給眾人,祭司承受了眾人的負擔。保羅明確表示,成就基督的律法意味著彼此擔當重擔。約翰和彼得都把我們叫做“祭司的國度”。作為基督徒領袖,我們必須擔當服侍的組織中眾人的負擔。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真正了解與我們共事的人。對於基督徒領袖而言,知人善用是一體兩面之事。人不可約化為生產的工具。

基督徒領袖需要將禱告完全嵌入到工作之中。全世界都在墮落之重擔下呻吟,我們的呼召就是參與到醫治世界的進程中。通過禱告,我們可以將別人的重擔帶到神的面前,也可以將神更新生命的觸摸帶給全世界。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蒙召為每天遇到的人禱告,祈求神介入到我們每天的生活中,讓我們的組織變成祝福,可以行善,成為帶來和平的積極力量,讓神的祝福,就是一切豐盛的來源遍滿世界。禱告是蒙召為領袖的中心事工。

2008年10月在西雅圖太平洋大學(Seattle Pacific University)講話

彼得把基督徒稱爲“聖潔的祭司”(彼前2:5)以及“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9),並不意味着所有基督徒都應當考慮成爲職業牧師,也不意味着成爲傳道人或宣教士就是成就神的呼召和揀選之最高級方式。這個身份意味着基督徒要在我們生活的眾人之中過一種特別聖潔的生活。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向神獻祭,並將神的祝福帶給我們身邊的人。

彼得說得很明白:“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爲,便在鑑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彼前2:11-12)。(注意這句話對“鑑察的日子”裏神的榮耀之關注。)

當然,基督徒並不像猶太祭司一樣獻祭(我們不用屠殺牲畜)。相反,我們按照主所行的那樣獻祭:爲了他人的需要而自我犧牲。“你們蒙召原是爲此;”彼得說,“因基督也爲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彼前2:21)。這不能被按照字面過度解讀爲要死在十字架上,而應理解爲“靈祭”(彼前2:5)——意思是爲了他人的需要而親自付上代價的行爲(彼前4:10)。我們的工作場合每天都提供着或大或小的自我犧牲機會。

對於彼得前書1:3-2:10的簡單總結,補全了彼得所刻畫的“寄居的……蒙揀選的”讀者之形象。“寄居”這個詞的意思是,我們要像外僑一樣在這片尚待成爲家園的土地上堅守我們的職業呼召——現在這片土地還充滿着系統性的不公和敗壞。而“蒙揀選”一詞則強調了基督的跟隨者——一位“有君尊的祭司”——所具有的祭司職分,因此基督徒特別需要藉助自我犧牲來祝福全世界。

The priestly blessing was commanded by God to be offered by priests in Numbers 6:23–24 and consists of the words in Numbers 6:24–26, “The Lord bless you and keep you; the Lord make his face shine upon you and be gracious to you; the Lord lift up his countenance upon you and give you peace.”

For God’s holiness and the consequent need for human holiness in his presence, see Leviticus 11:44–45. For the extensive cleansing and consecration process of the high priest on the Day of Atonement, see Leviticus 11:44–45. For the extensive cleansing and consecration process of the high priest on the Day of Atonement, see Leviticus 16.

在世界的權柄下受苦(彼得前書2:13-4:19)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Egerton Gear公司首席執行官David Hataj論不論斷人的公司文化變遷

8年後,我回到家鄉,計劃管理我父親的齒輪製造公司。在我看來,公司當時正麻煩重重。車間裏的工人關係緊張,交付給客戶的產品往往延遲或有缺陷。這個問題可能與我父親擔任首席執行官時,下屬員工大量飲酒有關。在休息室裏總是有着四分之一桶的啤酒,一羣人每天都在午餐時間陪我爸爸到當地的酒吧,開始一天的痛飲。

作爲一個信徒,我反對這些行爲,但我感覺上帝呼召我回到家族企業,是要成爲我父母和僱員的祝福。這是見證基督的愛、寬恕和救贖的好機會。我以同情和尊重對待每個員工。我制定了更有效的製造工藝和質量控制流程。我們的業務開始漸漸好轉。

但我父親的酒友們對我態度極不友善。他們因我不願醉酒而取笑我。但我努力追隨耶穌做受苦的僕人之榜樣,並不爲自己辯護或施以報復。當被詛咒時,我回報以祝福。當被嘲笑時,我默默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並不定罪他人。雖然我和父親之間有很大的分歧,但我一直試圖向他表明我對他的尊重。

這段經歷對我來說彷彿進入了地獄。但是幾年過去了,情況漸漸好轉。越來越少的人下班以後留下來享用免費的啤酒。有些員工離開了公司,而其他員工則開始接受新的價值觀。領導權移交給我的標誌事件是,有一天我父親(不是我)把啤酒桶拿走了。

在當時的情況下,我作爲寄居者和祭司的呼召,只能以謙卑和自我犧牲的姿態來表現。

- 2010年8月19日寫給“工作神學項目”的一封信。

基督徒應當如何在工作中以寄居者和祭司的身份完成神的呼召呢?彼得直接把讀者視爲外國人和奴僕,給予了他們各種指示。作爲外國人,我們要尊重順服所在國家的統治(彼前2:13-14),儘管我們在神的國裏擁有公民權,讓我們可以“自由人”的身份生活(彼前2:16)。作爲奴僕——顯然彼得的讀者裏不少人就是這樣的身份,因爲他並沒有提及任何其他類型的工人——我們應當順服主人,不管他們是公正待人還是極爲不公(彼前2:18-19)。事實上,我們有可能受到不公正待遇(彼前4:12),讓我們有機會跟隨基督的腳蹤,受苦卻不報復(彼前2:21)。請注意,彼得談論的是不公正的苦難,不會因爲我們自己的無能,傲慢或無知所受的苦。當然,當我們受到不公正的懲罰時,也需要順從地承受苦難。

實際上,即使爲了得到我們認爲自己有權得到的東西,我們也不能隨意違反那些在上有權柄的人。你一定會發現自己有時不能得到自己應得的報償——升值、加薪、帶窗戶的辦公桌,或者一份體面的醫療保險。你甚至可能發現僱主有意欺騙了你,強迫你加班,或因上司的錯誤而懲罰你。通過有限度欺騙僱主來回擊你所受到的欺壓,看起來是一件符合道德的事——比如裝病請假,在公司爲私人物品充電,偷一點辦公用品或偶爾在工作時間溜出去半點私事。但是你不能如此行事,“神的旨意若是叫你們因行善受苦,總強如因行惡受苦”(彼前3:17)。神沒有賦予你權利,讓你自行拿回那些不公正地從你手中奪取的東西。事實上,你說謊或欺騙別人,想要抵消因他們的謊言或欺騙所造成的損失,並不能減輕你行爲的惡意。神給你的呼召是行公義之事,即使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也是如此(彼前2:20)。“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彼前3:9)。相反,基督徒應當尊重擡舉那些有權柄之人——甚至那些苛刻不公的主人。

爲什麼?因爲我們作爲祭司是要祝福百姓;若我們一心捍衛自己的利益就難以做到這一點,就像基督若想保護自己的性命就無法犧牲生命拯救世界一樣(彼前2:21-25)。當然,基督從來不懼怕在某些場合行使權力挑戰權威,而彼得也並沒有聲稱自己在此總結了全部的福音。聖經別的部分——特別是先知書——強調神呼召我們抵抗壓迫和非法的權柄。順服也並不總意味着服從。我們像耶穌那樣公開地不服從權柄,但卻接受因此而來的後果,這也是順服權柄的方式。這裏和整封信中,彼得都盡力要將我們引向基督自我犧牲的榜樣。

對領袖和跟隨者的教訓(彼得前書5)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現在,彼得給予教會領袖——術語叫“長老們”(“長老(presbyters)”或“主教(bishops)”乃是這個希臘文單詞在英語世界的不同變體,廣泛用於今天許多教會中)——某些指導。這些建議對工作場合的領袖們也很實用。建議的焦點在於如何爲他人服務。“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羣羊……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彼前5:2)。“也不是因爲貪財”(彼前5:2)。“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羣羊的榜樣”(彼前5:3)。彼得勸年輕人——事實上,所有的人——保持謙卑,並引用了箴言3:34來說明他的意思:“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前5:5)。這一點並非彼得前書所獨有,因此我們在這裏也不進一步展開了。只要記住彼得熟知當今流行的僕人式領導概念,就足夠了。耶穌就是僕人式領袖的典範,彼得又怎會不知道這個概念呢(彼前4:1-2,6)?

關於這一段經文的應用,請點擊這裡,參考 Country Supply Study Guide 中的“向客戶學習”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