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園中的工人(馬太福音20:1-16)

聖經註釋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這個比喻只出現在馬太福音中。一個葡萄園的主人在一天不同的時間內僱用短工。那些在早上六點鐘就被僱用的人投入了一整天的工作。那些在下午五點鐘才被僱用的人僅投入一個小時的工作。但主人支付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天的工資(一錢銀子)。而且他讓每個人都知道,儘管他們工作的時數不同,但每個人的工資是一樣的。毫不奇怪,那些先被僱用的人抱怨說,他們的工作時間較長,卻沒有比那些較晚開工的人掙更多的錢。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爲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太20:13,15-16) 。

與撒種的比喻不同(太13:3-9、18-23),耶穌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明確的解釋。因此,學者們提出了許多解釋。因爲這個故事中的人物是勞動者和管理者,有的人就認爲這故事與工作有關。若是如此,那麼這個故事似乎是說:“不要和別人比較工資”,或是“如果在類似的職位中,別人多拿少做,不要感到不滿”。對工人來說,也許這是不錯的做法。如果你賺得了一份體面的工資,何必因爲別人有更好的薪水而讓自己痛苦呢?但是這種解釋也可以被用來爲不公平或虐待勞工的作法辯解。一些工人可能會因爲種族、性別或移民身份歧視的原因,而領到較低的工資。耶穌真的是說,當與其他工人相比受到不公平對待時,我們應該知足嗎?

此外,無論工人的工作量有多少,仍支付給人一樣的薪資,這是一種有問題的商業行爲。那樣做豈不是給人強烈的誘因,使得所有的工人都會在隔天的下午五點鐘才露面?還有,關於公開每個人的工資這件事呢?這樣做確實能減少私議的範圍。不過,強迫那些工作時間較長的人,看着那些工作僅一小時的人也拿相同的工資,這真的是一個好主意嗎?這似乎是刻意策劃,要導致勞資糾紛的做法。若按照字面來看這個比喻,對於沒有績效者也支付一樣薪水,似乎不是企業成功的祕訣。難道耶穌真的是在提倡這種付工資的作法?

也許,這個比喻並不是真的在討論工作問題。這比喻的上下文是耶穌針對“誰屬於上帝的國度”,給出了一些令人吃驚的例子:例如,兒童(太19:14),他們在法律上甚至還不能爲自己負責。祂很明確地表示,神的國不屬於富人,或者說至少不會有很多富人進入其中(太19:23-26)。神的國乃是屬於那些跟隨祂的人,特別是那些因此而遭受損失的人。“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太19:30)。現在這個比喻之後,耶穌緊接着用了同樣的話結尾:“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太20:16)。這表明,這個故事是神國屬於哪些人之討論的延續。上帝的國並不是靠着我們的工作或行爲進入的,而是因爲上帝的慷慨。

當我們理解到這個比喻是關於上帝在天國中的慷慨之後,我們仍然會問,如何可以將其應用到工作上。如果你得到合理的薪酬,那麼完全可以接受建議,以自己所得爲滿足。如果另一名工人得到意外的好處,爲他高興而不是抱怨,豈非更爲優雅的表現嗎?

Toro公司的公平工資

Ken Melrose描述了Toro公司裏,公平工資的重要性:​

1981年,我被任命爲執行總裁時,Toro正在破產的邊緣。我覺得神呼召我,要在僕人式領袖的原則上構建公司的文化。對我來說,那些記錄在“職級和檔案”中的員工,乃是組織真正的力量所在,乃是一件顯然的事情。
我們小心地避免組織中的工資差異變得過大,引起眾人的不滿。我們特別注意期權所造成的那種“擁有和一無所有”的感受,也特別注意那些處於工資鏈底端的僱員。我們希望提倡的理念是,所有人都屬於一個大的團隊,每個人對公司的成功都極爲重要。爲了推動這種理念,我們象徵性地給了每位員工一股Toro股份,然後創建了一個401K年金賬戶,每年用公司的股票獎勵所有員工。儘管高管們比初級員工分得的股份多一些,但是事實上我們所有人都成了“業主”……​[1]

繼續閱讀,請點擊這裡。之後你可以回到本文。​ (譯者註:只有英文)

但是,這個比喻還有更廣泛的應用。這比喻中的主人支付了所有的工人足以養家的工資 。[1] 耶穌時代的社會狀況是,因爲他們無法支付繳納羅馬帝國的稅款而背上債務,許多小農被迫離開他們的土地。這違背了上帝給以色列的命令——不能將土地從耕種它的人身邊奪走(利25:8-13),但是當然羅馬人並不關心這一點。因此,一大堆失業的男人每天早上聚在一處,希望當天能被僱用。他們是當時流離失所、失業或就業不足的工人。那些在下午五點鐘還在等待的人,已經沒有什麼機會可以賺得足夠的收入,來爲他們的家庭購買一天所需的食物。然而,葡萄園的主人還支付了他們一天的工資。

如果葡萄園的主人代表上帝,這就是一個強有力的信息,表明在上帝的國度裏,流離失所者和失業的工人都能找到工作,好讓他們和那些倚靠他們的人的需求都得到滿足。我們已經看到耶穌說:“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太10:10)。這並不一定意味着地上的僱主有責任滿足員工的一切需要。地上的僱主不是上帝。反過來說,這個比喻對於每個正在努力尋找合適就業機會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盼望的信息。在上帝的國度裏,我們全都能找到供應我們需要的工作。這個比喻對於那些有機會塑造今日社會之工作結構的人來說,是一個挑戰。基督徒現在當如何行事,從這個層面推進上帝的國度呢?

A denarius was the standard one-day wage in first-century Pales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