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運行在我們中間 (馬太福音5-7)

聖經註釋 / 工作神學項目出品

馬太福音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給了我們關於耶穌登山寶訓最完整的版本。雖然,這一大段非常長的經文(總共有111節)通常被當作一系列互不關聯的片段處理(有些人認爲是從幾次不同的教導場合中彙編收集起來的),然而,各個部分彼此關連,整個講道也有一貫的思想,可以加深我們對於天國如何運行的理解,幫助我們理解天國在我們的身上、在我們的工作上、在我們的家庭中,以及在社羣生活中的運行。

八福(馬太福音5:1-12)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登山寶訓的一開頭就是八福——有八句話,開頭的那個詞都是“有福了”(blessed) 。[1] 這個詞肯定了一種業已存在之祝福狀態。八福中的每一個福都宣佈,某一羣通常被大家認爲是倒黴的人,實際上卻得到了祝福。那些已經蒙受祝福的人不需要再做什麼事情來獲得這項祝福。耶穌只是單單地宣佈說,這些人已經得到祝福了。因此,這八福首要的功能就是在宣告上帝的恩典。這八福並非得救的條件,也不是讓人得以進入上帝國度的路線圖。

那些屬於每一個蒙福羣體的人都會經驗到上帝的恩典,因爲天國已經近了。我們來思考一下第二個福,“哀慟的人有福了”(太5:4)。一般人想到哀慟時,通常不會認爲這是一種祝福,而是一種悲傷。 但是因爲天國來臨了,哀慟就變成是一種祝福了,因爲哀慟者“必得安慰 ”。其中的含意是,上帝將親自安慰。哀慟的苦難變成了獲得與上帝之間深刻關係的祝福。那真的是一項祝福!

雖然八福的主要目的是在宣告上帝的國度所賜給人的眾多祝福,但大多數的學者也認爲這八福描繪出了一幅有關上帝國度特性的圖畫。[2] 當我們踏入上帝的國度,我們會比較希望自己成爲那些被指名是蒙福的人——更加溫柔、有恩慈、更加飢渴慕義、敏於使人和平等等。這使得八福成爲了某種道德命令。稍後,當耶穌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太28:19)時,八福就描述了這些門徒應該呈現出來的性格。

八福描述了上帝國度的特性,但不是得到救恩的條件,例如,耶穌並沒有說:“只有清心的人才可以進天國。”這真是好消息,因爲要實踐這八福可真是不可想象的困難。要是耶穌說:“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她犯奸淫了”(太5:28),那麼誰能真正有“清心”(純潔的心,pure heart)呢(太5:8)?要不是因爲上帝的恩典,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得到祝福。對於無法達到這些要求的人,八福並不是一項審判。相反地,對於同意加入上帝國度的人而言,八福是一項祝福,因爲“天國近了”。

八福更進一步的恩典是,這些福氣是祝福上帝的社羣,而不只是祝福屬上帝的個人。我們因爲跟隨了耶穌,便成爲這國度社羣中被祝福的成員,即使我們的品格還沒成爲神的樣式。若以個人來看,我們都有性格上的失敗之處,無法獲得某些、甚至所有的祝福。但縱然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因爲我們周遭整個羣體的特性而得到祝福。我們在上帝國度中的國民身分從現在就開始了。這國度社羣的特性要到耶穌再來時才能得到完全,那時祂將“有能力,有大榮耀,駕着天上的雲降臨 ”(太24:30)。

有了如此的認識,我們就已經準備好,可以開始檢視這八福中每一個福氣的特點,並探索該如何將其應用到工作上。我們無法嘗試詳盡地討論每一個福氣,但我們希望可以打好基礎,以便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領受祝福,並活出這八福。[3]

The word blessed translates the Greek word makarios. It doesn't pray for a blessing but affirms an existing state of blessedness. There is another Greek word, eulogia, that i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blessed.” It is the word used to pray that God will bless or bring something good to a person or a community. It does not appear in the beatitudes.

Donald A. Hagner, vol. 33A,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Matthew 1-13, (Dallas: Word, Inc., 2002), 97. This view, though widely held, is not universal. For a brief outline of various alternatives, see W.F. Albright and C.S. Mann, Matthew, Anchor Bible vol. 26 (New York: Doubleday, 1971), 50-53.

For a deeper exploration in the same vein, see David Gill, Becoming Good: Building Moral Character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0).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爲天國是他們的。” (馬太福音5:3)

回到目錄

“虛心的人”就是投靠上帝恩典的人。 [1] 我們個人在上帝的面前承認說,我們的靈性破產了。就像在聖殿中的那個稅吏,捶着胸說:“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路18:9-14)。這是一段誠實的懺悔,我們都是有罪的,全然不具有可以討上帝喜悅的德性。懺悔是狂妄自大的反面。在懺悔最深刻的形式中,我們承認,我們極度需要上帝。耶穌在此宣告,承認我們需要被上帝的恩典充滿,這是一項祝福。

因此,在山上寶訓的一開頭,我們便得知,在我們裏面並不具有屬靈的資源,可以將耶穌的教導實際應用出來。我們沒有辦法靠自己來完成上帝的呼召。理解到自己靈性破產的人是有福的,因爲這樣的理解會使他們轉向上帝;若沒有上帝,他們無法實現被造的目的,也無法成爲神願意我們成爲的人。這篇講道剩下來的一大部份,讓我們遠離自欺,不要以爲自己有辦法可以可到祝福;其目標是要在我們裏面產生出真正謙卑的靈。

這個祝福的實際結果是什麼?如果我們靈裏貧窮,我們就能帶着對自我的誠實評價進入到工作中。我們不會在自己的履歷表中灌水,或是因我們的職位而吹噓。我們知道,要與無法學習、成長、或接受糾正的人共事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因爲他們總是試圖維持一種自我膨脹的形象。所以我們決定誠實對待自我。我們記得,即使是耶穌,在祂開始從事木工的工作時,一定也需要別人的引導和指示。同時,我們也承認,只有靠着上帝在我們身上運行,我們纔有辦法將耶穌的教導實際應用在工作上。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我們要尋求上帝的同在與力量,因爲我們是以基督徒的身份在我們工作的地方過活。

在這個墮落的世界中,“靈裏貧窮”看起來似乎是達到成功與前進的一種阻礙。但是通常這只是一種幻象。以長遠來說,下面哪一個人比較有可能成功?一個領袖說:“不要怕,我可以處理一切的事,只要照我說的去做。”或是,另一個領袖說:“我們可以一起完成這件事,可是每個人都必須比以前表現得更好才行。”如果曾經有一段時間,傲慢自大、自我高擡的領袖被認爲比謙卑、肯授權的領袖更棒的話,那麼那段時光已經過去了,至少在最棒的機構裏早已不存在了。例如,根據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那份有名的研究指出,那些成就永續偉業的公司,其首要的特性標記就是擁有謙卑的領袖。[2] 當然,許多工作場所仍受困於舊國度的自我高擡和膨脹的自我評價。在某些情況中,也許最佳的實用建議是去找另外一個工作場所──如果可能的話。在其他的狀況下,我們也許無法離開這份工作,或是並不想要離開,因爲若是基督徒留下來,也許能成爲一股行善的重要力量。在這些狀況中,靈裏貧窮的人更能成爲他們周遭之人的祝福。

Luke renders this as blessed are the poor (Luke 6:20). Scholars have debated which of the two accounts is primary. Jesus opens his ministry in Luke 4:16-18 by reading from Isaiah 61:1, saying that he has come to preach the gospel to the poor. When John the Baptist questions whether Jesus is the Messiah, Jesus replies, The good news is preached to the poor (Matthew 11:5). But other scholars point out that the poor are the humble and devout who seek God, which suggests that “poor in spirit” is the primary sense. This accords with Isaiah 66:2, But this is the person to whom I will look, to the humble and contrite in spirit, who trembles at my word.  Jesus references the poor fifteen times in the gospels. Three times he refers to those who have nothing to eat, but eleven times he refers to the humble and pious who seek God. Perhaps the best resolution is that the biblical concept of the poor refers both to socioeconomic poverty and spiritual bankruptcy, and the consequent need to depend on God.

Jim Collins, Good to Great: Why Some Companies Make the Leap...And Others Don't (New York: HarperBusiness, 2001), 20.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得安慰。” (馬太福音5:4)

回到目錄

八福的第二福建立在我們對靈裏貧窮的認知上,但是還再加上對於哀傷的情緒反應。當我們面對自己生命中的邪惡時,我們會感到難過;當我們面對邪惡的世界--有可能包括了在我們工作場所中的邪惡時,也會碰觸到我們的情緒,使我們哀傷。邪惡有可能來自我們自己、來自別人,或來自不明的源頭。在任何情況下,當我們誠實地爲邪惡的言語、邪惡的行爲,或工作上的邪惡政策哀慟時,上帝會看見我們的憂傷,祂會安慰我們,讓我們知道,情況不會永遠是這樣的。

那些因自己的失敗而哀慟,從而蒙受祝福的人,藉由承認自己的錯誤,可以得到安慰。若我們對同事、學生、顧客、僱員,或其他人犯了錯,我們就要承認,請求他們的原諒。這需要勇氣!對於我們的行動,若沒有此種哀傷情緒的祝福,我們很可能永遠也不會鼓起勇氣來承認我們的過錯。但是,若我們這樣做,我們可能會驚訝地發現,通常大家都願意原諒我們。而且,如果偶爾有人想要利用我們承認過錯而獲利,我們還可以倚靠不狂妄自大所獲得的第一重祝福。

有些企業已經發現,表達悲傷是一種很有效的運作方式。鬥牛牌公司(Toro)是拖拉機和除草設備的製造商,他們採用了一套措施,對於那些在使用他們的產品時受傷的人表達關心。只要他們的公司一得知有人受傷,就會聯絡那位受傷者以表達遺憾,並提供協助。該公司也會尋求對方的建議,以便改進產品。聽起來可能令人驚訝,但是這個作法多年以來已經大爲降低了客戶訴訟的案件數。[1] 弗吉尼亞梅森醫療中心 (Virginia Mason Hospital)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因爲他們承認,他們在病人的死亡上也有責任。[2]

“Caring about People: Employees and Customers, A Conversation with Ken Melrose,” Ethix 55 (http://ethix.org/2007/10/01/caring-about-people-employees-and-customers).

“Determined Steps to Transformation, A Conversation with Dr. Gary Kaplan,” Ethix 73, (http://ethix.org/2011/01/11/dr-gary-s-kaplan-determined-steps-to-transformation).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承受地土。” (馬太福音5:5)

回到目錄

八福的第三福讓許多工作的人感到困惑,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爲他們不瞭解何謂“溫柔”。許多人以爲這個詞的意思是“軟弱、溫馴,或勇氣不足”。可是聖經對溫柔的理解是“一股受控制的力量”。在《舊約聖經》中,摩西被描繪成世上最溫柔的人(民12:3,根據KJV,中文聖經譯爲“謙和”)。耶穌描述祂自己是“柔和謙卑”(太11:28-29),這一點與祂潔淨聖殿時強而有力的行動一致(太21:12-13)。

受上帝掌控的能力意味着兩件事:(1)拒絕自我評價的膨脹;以及(2)節制而不堅持維護自己。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3節中很完美地抓住了第一個層面:“我憑着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着上帝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溫柔的人將他們自己視爲上帝的僕人,不將自己看得過於所當看的。成爲溫柔的意思是,按照真實的狀況接納我們自己的優點和限制,而非總是在最佳燈光下完成自畫像。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應該否認自己的長處和能力。當有人問及耶穌是否就是彌賽亞時,祂回答說:“......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太11:4-6)。 祂既沒有膨脹的自我形象,也沒有自卑情結,卻有一顆作僕人的心,根據保羅後來所說的,這就是“合乎中道”(sober judgment,羅12:3)。

溫柔的第二個層面的關鍵是作僕人的心:節制而不堅持維護自己。我們運用我們的能力,是爲了所有人的好處,而不只是爲了自己。這第二個層面記載在詩篇37:1-11a上。這節經文一開頭就說:“不要爲作惡的心懷不平”,然後以“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作結束。這首詩的意思是我們抑制自己的衝動,不去報復別人做在我們身上的惡事,相反卻使用我們一切的能力,去事奉別人。這種想法源自我們對自己的軟弱所感到的哀傷,第二福就是由此構成的。如果我們爲自己的罪惡感到難過,我們真的還想要報復別人的罪惡嗎?

軍隊裏的溫柔[1]

曾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2005-2007)的Peter Pace將軍講過自己在越南戰爭時還是一位年輕的上尉時的故事。

"在越南,有一次我幾乎犯下嚴重的錯誤。我們當時正在巡邏,一位來自紐約Bethpage、19歲的海軍陸戰隊士兵Lance Corporal Guido Farinaro,被狙擊手射殺了。子彈就來自附近的村莊。我當時是排長,而他是我的機槍班班長。我非常生氣,於是炮擊來攻擊狙擊手。接着,我看到我右手邊站着21歲的Reid B. Zachary。他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單單看着我,我立刻知道自己正在犯下大錯。

“我請求停止炮擊,並按照我第一時間就應當下達的命令,全面搜索了村莊。我們在村裏只找到女人和孩子,因爲狙擊手早就跑了。如果事態按照我最初計劃的那樣發展,我不知道自己一生會活在怎樣的心情中。我認爲我不可能今天還能站在你們面前。我幾乎被瞬間的憤怒所征服,忘記了在戰鬥中需要保持冷靜的思考之原則。

“這事以後,我把全排人員叫到一個小小的彈坑處,向他們道歉。我告訴他們若非軍士Zachary,我很可能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全排士兵的反應是十分驚奇。那是一種非常溫暖的、家庭一般的迴應;而我學到,一位領袖承認錯誤並感謝那些指出錯誤的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讓我們在工作中的權力受制於神,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在這個墮落的世界裏,似乎總是那些富有攻擊性的、懂得自我推銷的人佔了先。“你得不到你應得的一份,只能得到你討價還價所獲得的東西。” [2] 在工作場合,傲慢而強勢的人似乎總是獲勝,但是他們最終會失敗的。他們無法贏得個人的關係。沒有人願意與傲慢自私的人交朋友。渴望權力的人通常都是些孤獨的人。他們也難以贏得財務上的安全感。他們認爲自己佔有了世界,但卻是世界佔有了他們。他們的金錢越多,感受的財務安全就越少。

相反,耶穌說溫柔的人“將會承受地土。”正如我們所見,全地已經成爲了神國矗立之地。我們傾向於認爲天國是在天上,是一個與我們所知之處完全不同的地方(金子的街道,珍珠的大門,山一樣高的大廈)。但是神對天國的應許是賜給我們一個新天新地(啟示錄21:1)。那些讓神掌權的人將會承受降臨在地的完美國度。在這個國度中,我們將會憑着神的恩典得到那些傲慢的人徒勞地想要在此世所獲取的上好之物,甚至還要更多。而且這並不是未來才實現的遠景。甚至在這個破碎的世界裏,那些承認自己真正的力量和軟弱之人,也能在真實的生活中找到平安。那些利用權力爲他人謀福利的人常常受到尊重。溫柔的人在決策之時會與人商量,從而得到更加的結果、建立更深的關係。

“The Truth as I Know It, A Conversation with General Peter Pace,” Ethix 61, (http://ethix.org/2008/10/01/the-truth-as-i-know-it).

Chester Karass, In Business and in Life: You Don't Get What You Deserve, You Get What You Negotiate (Stanford Street Press, 1996).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得飽足。” (馬太福音5:6)

回到目錄

我們對第四福的理解,取決於對耶穌所謂的“義”的理解。在古代的猶太教中,行義的意思是“宣告無罪、證明某人無辜清白,恢復爲正確的關係 ”。[1] 義人就是與上帝、與周遭的人維持正確關係的人。在此基礎上,破壞關係者就被宣判爲有罪。

你是否因正確的關係而領受過祝福呢?那是來自於溫柔(第三福)。因爲只有當我們停止讓我們的一切行動只繞着自己旋轉時,才能與別人形成正確的關係。你是否渴望——與上帝、與你的同事、與你的家人,以及與你的社羣——擁有正確的關係呢?飢渴是一種生命現象。如果我們爲了別人的緣故,而渴望他們,我們就是真正在渴望好的關係,而不只是將他們當作零食,只是爲了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如果我們知道我們在此擁有上帝的恩典,我們就會渴慕正確的關係——不只是與上帝之間,也是與那些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建立關係。

耶穌說,那些飢渴的人,將發現他們的胃口得以飽足。我們很容易便能在工作的地方發現錯誤,想要開戰來處理這些錯誤。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就是在飢渴慕義,渴望看見錯誤的事情被更正。一直以來,基督徒的信仰已經成爲職場世界中許多偉大改革的源頭,也許最著名的就是大英帝國和美國的廢除奴隸制度,以及民權運動的發起。但是需要再次強調,這八福的源頭是要緊的。我們不可能靠着自己的力量來承擔這些戰役,只能承認我們自己的空乏,爲我們自己的不義哀慟,並將我們的能力降服在上帝的手中。

David Noel Freedman, vol. 5, The Anchor Yale Bible Dictionary (New York: Doubleday, 1996), 737.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蒙憐恤。” (馬太福音5:7)

回到目錄

如果你因爲自己的失敗而憂傷,蒙受了祝福(第二福),並且也擁有正確的人際關係(第四福),你就會發現,在工作上或其他地方,向人表達憐憫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憐憫的意思是我們對待別人好的程度,比別人配得從我們這裏得到的更多。寬恕是一種憐憫。幫助一位我們沒有義務該幫忙的人或者不因別人的弱勢而去剝削對方,也是一種憐憫。憐憫包含着上述一切的含意,是驅動基督道成肉身、死亡又復活的動力。藉由祂,我們的罪得以赦免,我們自己也領受了上帝聖靈所賜予的幫助(林前12)。聖靈向我們顯出這樣的憐憫,其理由只是因爲上帝愛我們(約3:16)。

在工作中,憐憫具有特別實用的效果。無論我們對別人的觀感如何,我們都應該幫助他人獲得最佳的成果。當你協助一位可能不太喜歡、甚至以前曾經得罪過你的同事時,你就是在對他顯出憐憫。當你是某場試聽會頭一位參賽者,若你警告後面的參賽者,讓他們知道評審員的心情不佳,你就是在顯出憐憫,雖然這樣做可能會讓他們佔據優勢。當競爭對手的孩子生病了,你若同意重新安排向客戶作簡報的時間,好讓你的對手不用選擇是要照顧孩子,還是要爭取生意,你就是在顯出憐憫。

這樣的憐憫可能會使你失去本來可以擁有的優勢。然而,這樣的憐憫會讓工作更有成效,同時也能使其他人獲益。例如,幫助某個你不喜歡的人,以便幫助你的工作單位達成目標,即使那並不會使你個人受益。或者,像是在對手小孩生病的例子中──這樣做不會使你的機構獲益,卻會使你致力服務的客戶受益。隱藏在憐憫底下的實際狀況是,憐憫將使在你之外的某人受益。

具有饒恕氛圍的機構將提供另外一種令人驚訝的結果。這種氣氛將會改善整個機構的成效。若有人在機構中犯下錯誤,而機構中沒有憐憫的氛圍,他們可能對此什麼話也不會說,並希望這錯誤不會被發現,好讓他們自己不會受到責備。

這樣就會在兩方面削弱成效。首先,被遮蓋的錯誤在之後可能更難處理。想象一下工程方面的工作,有個工人在奠立地基時犯了個錯誤,若立刻說出來,就很容易修正,並且可以立刻補救。 若等到整個結構都建好了,地基也都埋好了,那時纔要修正的話,代價就很高昂。其次,最佳的學習經驗來自從錯誤中學習。正如Soichiro Honda 曾說過的:“只有透過不斷的失敗與反省,才能達致成功。事實上,成功僅代表你工作的百分之一,剩下那百分之九十九都被稱爲失敗的努力。”[1] 若錯誤不被指出來,機構就沒有機會學習。

Tom Peters, Thriving on Chaos (New York: Knopf, 1987), 259-66.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得見上帝。” (馬太福音5:8)

回到目錄

第六福與詩篇24:3-5相呼應:

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上帝使他成義。

正直的汽車銷售

Flow Automotive的總裁Don Flow,向我們展現了商業活動中正直的價值。他的爲人特別重視公平性。但是他卻發現他的汽車銷售商在銷售時,會不公平地對待較窮的消費者。他不能夠——也不想——將自己的商業實踐和個人的責任分割開來。所以他改變了商業的做法。他是這樣解釋自己的新方式的:
“我們有一個顧客爲中心的銷售流程。我們不採用傳統的反覆議價過程;我們有一個固定的價格結構。我們的價格實際上不別人的還要略微低一點,因爲我們能夠採用更好的內部流程來管理成本。你不必是一個能幹的議價者,或者受過更好的教育,才能得到一個公平的價格。不管你得到了博士學位,還是一位清潔工,買一輛車的價格都是一樣的。我們進行過研究,發現那些花比較少的錢買車的人通常是支付能力最強的人。那些支付能力最弱的人,反而付的錢最多。對我來說,從支付能力弱的人身上獲利是不對的,明顯違背了箴言中的聖經命令。於是,我們回頭重構了我們的商業模式。我們的盈利結構比一般的車商要繃得更緊,而且我們還必須充分與顧客溝通我們的價值觀,這樣他纔會付給我們合理的報酬。”​[1]

“手潔心清”的意思是正直,單一專注,完全忠誠。正直遠不僅是避免欺騙和不好的行爲。正直的詞根是整全、完整,意思是我們的行動不是根據我們的方便而隨意擺弄的選擇,而是源自我們整個人的本質。請注意,耶穌並不是在宣佈飢渴慕義的福之後,立刻宣佈這清心者的福,而是把它放在憐憫人的福之後。內心的清潔不是出自我們意志力的完美,而是因爲接受了上帝的恩典。

通過提問,我們可以確定我們領受了多少清心的祝福:當我可以藉由巧言欺騙脫身時,我堅守正直的程度如何?不論閒話和諷刺影射多麼動聽,我是否拒絕讓它影響我對某人的看法?我的行動和話語在何種程度上確切地反映出我內心真正的想法?

在工作場所中我們很難說不要個人的正直,但是,在這墮落的世界中,正直的人通常是大家談資笑柄。就像憐憫和溫柔一樣,清心也有可能被視爲軟弱。但是,只有具有誠實正直品格的人才能“見到上帝”。雖然聖經很清楚地寫說,上帝是人眼所不能見的,並且“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裏”(提前1:17,6:16),但清心的人可以在今生覺察和感知上帝的同在。事實上,若沒有正直誠實,我們針對別人所傳播的謊言,到最後,會讓我們自己失去感知真理的能力。我們將無可避免地開始相信自己編造的謊言。這將破會我們的工作場所,因爲基於不真實的工作很快就會變得效率低下。不清心的人一點也不想要見到上帝,但是屬於基督國度的人將蒙受祝福,因爲他們看見事物真正的樣子,看見了真實的上帝。

“Ethics at Flow Automotive, A Conversation with Don Flow,” Ethix 34, (http://ethix.org/2004/04/01/ethics-at-flow-automotive).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稱爲上帝的兒子。” (馬太福音5:9)

回到目錄

第七福賦予每一位基督徒工作者解決衝突的任務。只要人的意見不同,就會產生衝突。在墮落的世界中,一般的傾向是忽略衝突,或是利用勢力、威脅或恫嚇來壓制衝突。但兩種方式都違反了衝突者的誠實正直(第六福)。在上帝的國度裏,讓衝突中的雙方和好是一項祝福。只有那樣,纔有可能解決衝突,並恢復關係。(我們將在本文稍後探討耶穌在馬太福音十八章17-19節裏提出的解決衝突的辦法)。

衝突解決的後果是平安,而使人和睦的人將被稱爲“上帝之子”。他們的行動將會反映出上帝的性格。上帝是和平的上帝(帖前5:16),而當我們在工作的地方、在小區、在家中、在全世界努力使人和睦時,我們就顯出自己是上帝的兒女。

“爲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爲天國是他們的。” (馬太福音5:10)

回到目錄

第八福也是最後一福,可能因其負面而使我們震驚。在此之前,所有的福都着重在謙卑、溫柔、正確的人際關係、憐憫、清心,以及使人和睦上--全都是正面的品質。但是耶穌卻將“爲義受逼迫”的可能性包涵進來。這一點由前面的七福引起,因爲那些反對上帝之道的勢力在此世仍然掌握強權。

請注意,源自不義行爲的逼迫,是不會蒙受祝福的。如果我們因自己的過錯而失敗,我們應當預計會承受負面的後果。穌在這裏談的是關於因行善而遭受逼迫的祝福。但是,爲什麼我們會因爲義而被逼迫呢?在墮落世界中的現實就是,如果我們展現出真正的公義,很多人就會拒絕我們。耶穌很詳細地闡述了這一點,指出跟祂一樣宣揚上帝國度的眾先知也曾遭受逼迫。“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爲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太5:11-12)。義人可能會遭受到主動的、甚至有時相當嚴重的逼迫——被那些可以因不義行徑得到好處或自認爲可以得到好處的人所逼迫。例如,你在工作的地方爲遭受閒言閒語或歧視待遇的受害者說話,或只是對他表示友善,就有可能遭遇逼迫。如果你是商會會長,而你公開反對會員接受不正當的津貼,就別期望下次還會當選了。這項祝福是這樣的:爲了正確的理由而遭受主動的逼迫,表明黑暗的勢力相信你正成功地推進上帝的國度。

甚至是最好的機構和最令人佩服的人士,也仍然會因爲人類的墮落而被污染。沒有人是完美的。第八福提醒我們,在這個墮落的世界中工作,是需要勇氣的。

工作世界中的光和鹽(馬太福音5:13-16)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在登山寶訓的八福之後,耶穌告訴祂的跟隨者說,領受這些祝福的人是很重要的: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鬥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爲,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5:13-16)


如果你是耶穌的跟隨者,活出了這八福,你就是很重要的。你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因爲你是這世上的鹽。鹽的功用是保存,而基督徒有助於保存文化中美好的部份。在古代的世界中,鹽是非常貴重的:希臘人認爲鹽裏面所包含的物質幾近於神聖,而羅馬人有時以鹽當作薪資付給士兵。沒有履行職務的士兵,被稱爲“配不上他領的鹽”。你的責任是調味。從某種意義來說,你可以將上帝的價值觀所具有的獨特風味帶入生活的各個方面。你可以使生活變得美味可口。

請注意,鹽若要發揮效用,必須與它所要保存的肉品或魚類接觸。因此,我們若要發揮效用,就必須介入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場所。這會構成某種張力,因爲主流文化不見得喜歡我們。大多數的時候,依照八福的原則來生活,會使我們在工作上更加成功。但我們也需要做好準備,應對不如意的情況。如果在我們的工作中顯出憐憫、使人和睦,或是爲了公義而努力,卻使我們的職位遭受威脅,我們該怎麼辦?從這個世界中撤離,絕對不是基督徒的答案。但是,住在這個世界中,真的是很困難,必須隨時作好準備挑戰其運作模式。在馬太福音5:10-12中,耶穌指出了逼迫的真實性。但是,在我們與所處文化的接觸中,我們必須保持我們的“鹽份”——我們的獨特性。我們被呼召要維持這種平衡。

“你們是世上的光。”基督徒的工作內容不只是要維持個人的聖潔,也要碰觸到我們周遭每一個人的生命。在工作中,我們可以接觸到許多不會在教會中遇見基督的人。也許,工作場所就是我們爲基督作見證最有效的地方了。可是,當我們在工作的地方爲基督作見證時,必須小心我們所使用的方式。老闆付錢讓我們工作,若我們利用工作時間來傳福音,可能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爲,好像在偷竊僱主。再者,若在工作的地方造成分裂,或是針對未信者製造一種懷有敵意的環境,也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我們必須避免利用使人改變信仰而自我高擡的敗壞行爲。並且風險在於,這種做法可能讓我們在工作中的失敗羞辱基督的名,特別是如果我們看起來很熱衷於傳福音,卻在實際的工作上質量不佳時更是如此。

既然有這麼多的危險,我們要如何成爲職場中的鹽和光呢?耶穌說,我們的光不一定非得藉由話語的見證,也可藉由我們的行爲——即我們的“善行”來見證。“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爲,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八福中已經提到了一些善行。在謙卑與對上帝的降服中,我們致力於正確的關係、憐憫的行動,爲了和平而工作。當我們活出神的祝福時,我們就是工作場所、家庭和國家的鹽和光。

什麼是公義?(馬太福音5:17-48)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在馬太福音5:20裏,耶穌說了一段令人震驚的話:“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在祂的時代裏,一般人敬重那些看起來公義的宗教領袖,永遠也無法想象自己能達到他們那樣的敬虔。耶穌說,只有比文士和法利賽人更公義的人才能進入神的國,眾人聽見都震驚不已。那麼,誰還能得救呢?問題在於,我們是用外表的敬虔來評估義,這是古往今來對這個詞的通常理解。然而,在整本聖經中公義這個字(如同在上面的第四福中已經提到的一樣),總是帶有“正確關係”的含意——我們與上帝、與周圍之人的關係。這也包括了工作場合的關係。

看了下面的例子,我們就會清楚明白這一點。馬太福音5:21-26說,光是不殺人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小心避免懷怒,以免冒犯別人或破壞關係。我們可能會生氣,但是正確處理憤怒的方式是試着解決衝突(太18:15-19),而不是以侮辱或毀謗的方式將該人推開。耶穌明確指出,你和兄弟姊妹之間的正確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應該先放下宗教儀式,解決了兩人之間的問題再回來。

在工作場合中,怒氣有可能被用來操縱人。或者,可能因爲你感到不公平的待遇,憤怒就淹沒了你。你應該去處理衝突:首先採取和解的行動,即使這會讓你顯得低聲下氣。公平基礎上的衝突解決,,乃是新國度的法則。再說一次,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財富與物質供應(馬太福音6)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耶穌經常談到財富。財富與物質的供應本身並不是工作,而經常是我們或他人工作的結果。經濟學的中心原則在於,工作的目的是爲了增加財富,因此這個主題與工作有關。以下是登山寶訓中,耶穌對於財富和每日供應的教導。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11)

回到目錄

就在主禱文這句“爲日用飲食”的禱詞前面,我們讀到:“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 。在上帝的國度裏,領受我們日用的飲食雖是一件確定的事,但是在我們這個被罪污染的世界裏,維持每日的供應卻是問題重重。雖然上帝已經賜給我們人類所需要的一切事物,可以生產出足夠餵飽地球上每一個人的食物,但我們尚未消滅飢餓。因此,耶穌對於財富或每日的供應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請求:“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我們爲了所需的飲食而轉向上帝。

但是,請注意,這項祈求是複數形式:“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我們不僅求自己的飲食,也爲那些沒有食物的人禱告。因爲我們渴望與別人維持正確的關係,所以我們也考慮別人的飲食需要:我們與需要的人分享所有。如果每一個人、每個企業、機構,和政府,都依照上帝國度的旨意和原則來工作的話,沒有人會捱餓。


積攢財寶在天上,而不是在地上(馬太福音6:19-34)

回到目錄

我們不僅要爲日常的物質供應祈求上帝,耶穌也警告我們,不可在地上儲存物質的財富和其他的珍寶:

“不要爲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爲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那裏。”(太6:19-21)

“天上的財富”並不是上帝心中一個善良的幻想參照,或者類似的陳腔濫調。上帝的國度最終將統治全世界。“天上的財寶”是指將來上帝國度中有價值的事物,比如正義,每個人都有從事生產的機會,供應每個人的需求,以及尊重每個人的尊嚴。其言下之意是,如果我們將錢投資在改變世界的活動上,而不是投資在保護我們不斷累積之盈餘的證券上,會更好一些。

那麼,若考慮一個退休投資組合,或爲自己與他人考慮今世的物質需要,是一個錯誤嗎?同樣,答案即是“是的”,又是“不是”。回答“不”,是因爲這段經文並非聖經中唯一談論財富問題和供應那些依賴我們之人的經文。其他的經文段落勸我們要謹慎及深謀遠慮,比如,“勤勞積蓄的,必見加增。”(箴13:11b),以及“善人給子孫遺留產業”(箴13:22 )。上帝引導約瑟提前爲饑荒儲存了七年的糧食(創41:25-36),而耶穌在才幹的比喻中也贊同投資金錢(太25:14-30,這一點將在後面討論)。根據來自聖經其餘經文的亮光,馬太福音6:19-34便不能成爲一條全面的禁止令。

但這答案的肯定部分是一個警告,在第21節中優美地概括出來:“因爲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那裏。”我們可能會期望這句話以相反的方式來表述:“因爲你的心在那裏,你的財寶也在哪裏”,但是,耶穌的話語另有深意。金錢改變人心,比人心決定如何處理金錢更甚。耶穌的重點並不是說“你傾向於將你的錢放在對你重要的事情上”,而是,“你所擁有的財產將改變你,使你更關心財產,勝於其他的事情。”請仔細選擇你所擁有的事物,因爲你將不可避免地開始珍視和保護它們,以防止別的東西帶來的潛在損害。

我們可以稱之爲“財寶的原則”,意即,財寶會改變人。那些將最珍貴的財寶投資在今世之物的人,將會發現他們不再事奉神,而是事奉錢(太6:24)。這可能會導致焦慮,而焦慮來自貨幣的不確定性(太6:25-34)。我的錢會不會被通貨膨脹所侵蝕?股市會不會崩盤?債券是否會違約?銀行是否會倒閉?我是否可以確定我存的錢足以應付任何可能發生的事?

這種心態的解毒劑,是將投資放在滿足人真正需要的事情上。一個提供乾淨的水或製作精良服裝的公司,也可以算是在神國的投資,而追求因政治動機而發放的津貼、過熱的住房市場、或稀缺原料的投資則未必如此。馬太福音第六章的這段話不是投資組合的管理規則,但它確實地告訴我們,我們對上帝國度的方法和手段的注重,會影響到我們管理財富的方式。

那麼,現在的問題是,你應當如何關注物質的需求和資源的積累呢?如果你爲此而焦慮,絕非明智之爲。如果你讓這些事取代了你對上帝的信任,你就會愈來愈不忠心。如果你爲這些東西付出過多的關注,你就會變得貪婪。如果你以犧牲其他人的代價獲取這些東西,你就成爲反對上帝國度的壓迫者。

我們該如何分辨我們對財富的注意是否恰當?耶穌回答說:“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先做重要的事。儘管我們很容易會自欺欺人,但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讓仔細觀察財寶把我們帶到了何處。它可以揭示我們的內心。​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馬太福音7:1-5)

回到目錄

耶穌呼召我們認識自己,遠離指摘或論斷他人: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爲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爲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爲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太7:1-5)

這段話似乎製造了工作場所中的一個問題。成功的工作往往取決於針對別人的性格和工作進行評估。老闆必須評估自己的下屬,也有某些組織採用反向評估。我們經常必須決定誰是值得信賴的,要選誰作爲合作伙伴,該聘用誰,該加入哪個組織。但是第5節說到了假冒爲善這個詞,並訓誡我們說:“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表明耶穌說的這話是反對虛假或不必要的判斷,並不反對誠實的評估。問題在於,我們會不斷地作出判斷,卻渾然不覺。我們在工作場所中針對別人所形成的印象,較多是出於我們偏頗的看法,而非事實。部分原因是,我們對別人的看法,常常是用來讓我們自我感覺更好。還有部分原因是,當我們沒有以僕人身份服侍別人時,想要爲自己的行爲辯解。還有部分原因是,我們缺乏時間或意願來收集真實的信息,因爲儲存隨機印象要簡單很多。

要單單靠我們自己來克服這種虛假的論斷主義,也許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爲什麼一致的、以事實爲基礎的評估系統在工作場所中極爲關鍵。良好的績效考覈制度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去收集真正的績效證據··,並要與員工討論不同的看法,識別共同的偏見。在個人層面上,在那些不存在上下級關係的人之間,我們也可以達到相同的公正性,只要當我們注意到自己開始判斷他人時,問問自己:“我與此有何關係?”“有什麼證據可以讓我作出這個結論?這個判斷對我有何好處?對方會如何迴應?”也許,要除去我們自己眼中的梁木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直接把我們的判斷告訴那個人,請他們迴應我們的看法。(見此文後面馬太福音18:15-17,“解決衝突”一節。)

黃金定律(馬太福音7:12)

回到目錄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爲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這句話將我們帶回到真正的義,就是在工作中以及在其他地方修補並維持正確關係的義。如果在我們作出決定、採取行動之前只能問一個問題,最好的問題應當是:“這是我希望做在我身上的方式嗎?”